Sports Bulletin
二零一四年第十期體訊

EnglishOnline Subscription
I. 每月焦點
香港在今屆亞運會收穫甚豐,凱旋而歸,單車運動員李慧詩是主要功臣之一,個人奪得女子凱琳賽及爭先賽兩面金牌…
詳情

石偉雄力壓世界兼奧運冠軍
體操運動員石偉雄技驚四座,於今屆仁川亞運會擊敗東道主的現任奧運及世界冠軍梁鶴善,奪得跳馬金牌…
詳情

滑浪風帆及賽艇為港添金
為香港在仁川亞運將金牌數字「登六」的功臣還包括賽艇運動員駱坤海(男子輕量級單人艇),以及滑浪風帆運動員鄭國輝(男子米氏板)和陳晞文(女子RS:X)…
詳情

香港運動員亞運會滿載而歸
香港運動員在今屆仁川亞運會贏得42面獎牌(6金12銀24銅),比二零一零年的廣州亞運會多出兩面獎牌,若以獲得獎牌總數計算,更歷史性首次闖進獎牌榜前十位…
詳情

II. 體壇佳績﹝九月一日至三十日﹞
- 硬地滾球代表隊在BISFed硬地滾球世界錦標賽奪2面金牌
-空手道代表隊在世界空手道聯盟超級聯賽 - 伊斯坦布爾分站奪2面銅牌
-賽艇代表隊在第二十屆亞洲青少年賽艇錦標賽奪3面獎牌
-七人欖球代表隊在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 - 第二站奪1面金牌
-壁球運動員朱玟懿在澳洲科夫港公開賽奪1面銅牌
-乒乓球代表隊在第二十屆亞洲青少年錦標賽奪6面獎牌
-乒乓球代表隊在國際乒聯青少年巡迴賽 - 台北青少年公開賽奪3面獎牌
-輪椅劍擊代表隊在輪椅劍擊格蘭披治賽 - 波蘭站奪4面獎牌
-精英運動員成績概覽﹝八月一日至三十一日﹞

III. 其他消息
- 仁川亞運香港獎牌得主透過「恒生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獲頒合共950萬港元現金獎勵
-體院與香港賽馬會及英基學校協會加強交流
-香港體育學院國際運動科學研討會,由劉鳴煒先生贊助
-體育資訊中心新書介紹
體育資訊中心新增兩本關於游泳訓練及運動科學的書籍。
Top


李慧詩亞運單車賽奪雙金

香港在今屆亞運會收穫甚豐,凱旋而歸,單車運動員李慧詩是主要功臣之一,個人奪得女子凱琳賽及爭先賽兩面金牌。

這位二零一二年倫敦奧運凱琳賽銅牌得主在仁川亞運會的同一項目打開勝利之門,並於四天後的爭先賽再度踏上頒獎台冠軍位置。繼四年前在廣州亞運會的500米計時賽稱后,李慧詩至今擁有三面亞運金牌。

韓國的單車比賽場有別於傳統設計 — 333米長的水泥戶外單車賽道,與一般的250米長的木造室內賽道有很大分別。但經過在韓國東北部相同賽道進行兩個月的密集式特訓後,李慧詩最終登上仁川亞運頒獎台。

李慧詩在凱琳賽擊敗第二名的馬來西亞選手麥絲塔帕及第三名的中國運動員鍾天使(分別落後於李慧詩0.070及0.181秒)後,隨即收拾心情準備於爭先賽全力出擊。

她在取得首面金牌後表示:「今次是我第二次參加亞運會,知道盡早備戰的重要,但這需要強大團隊的支援,他們是我今天取勝的最大功臣。」

「起初,知道要在333米長的賽道作賽確實有點擔心,但當我們做足充份的備戰功夫後擔心便一掃而空。」

李慧詩將焦點迅速轉至爭先賽,她先在準決賽擊倒中國的林俊紅,晉身決賽後與於較早回合刷新賽事記錄的勁敵鍾天使對決。

在三場兩勝制的賽事裡,鍾天使在頭兩場連下兩城,奪金在望,但她在第二場進入李慧詩的賽道而被取消資格,第三場比場便成為二人取勝的關鍵一戰。最終李慧詩沉著應戰,以11.121秒勝出。

李慧詩說:「我十分渴望贏得這面獎牌,因為我為這項比賽付出很大的努力。在此要感謝所有協助我達成目標的人,包括教練、支援團隊、家人、朋友,以及在韓國陪伴我訓練的男隊友。」

「爭先賽猶如智力比賽,我很高興我的戰術運用在過去數個月愈趨成熟。」

「我希望能夠在下一屆奧運會再次挑戰這個項目,雖然屆時必然會遇到很多歐洲及世界各國的頂級好手。」

香港體育學院(體院)單車總教練沈金康在凱琳賽後表示:「她的狀態甚佳,備戰工作又十分充足。我們在賽前已對她的表現極具信心。贏出凱琳賽後她把情緒控制得很好,因為她知道還要應付爭先賽的賽事。」

香港單車隊還在其他項目摘下獎牌,包括由陳振興取得的男子山地越野賽銀牌、張敬樂的男子全能賽銅牌、梁峻榮的男子公路賽銅牌,以及黃蘊瑤的女子個人計時賽銅牌。

自黃金寶於一九九八年曼谷亞運會奪得公路賽冠軍後,梁峻榮為香港單車隊連續五屆取得公路賽獎牌。

沈教練表示,只要梁峻榮這位20歲的前世界青少年記分賽冠軍繼續努力,他的前途必定無可限量。

對於時常被人拿自己與車神黃金寶比較,梁峻榮表示:「黃金寶在香港單車壇的地位無人可替代,我只想做我自己,我當然希望將來能跟亞寶一樣成功。」而年紀較長的山地單車手陳振興,在男子山地越野賽取得銀牌,為他退役前的最後一屆亞運畫上完美句號。

33歲的陳振興在四年前的廣州亞運奪得一面金牌,他表示:「今次是我最後一次出戰亞運,我很開心能在這個年紀贏得獎牌。雖然備戰仁川亞運的訓練是十分艱苦的,但一切的努力和付出也是值得的。」

李慧詩  
﹝相片由《體路》提供﹞

石偉雄力壓世界兼奧運冠軍

體操運動員石偉雄在倫敦奧運會受挫後,曾考慮退出運動員行列;但他沒有放棄,於今屆仁川亞運會擊敗東道主的現任奧運及世界冠軍梁鶴善,奪得跳馬金牌,夢想成真。

石偉雄以15.216分力壓擁有主場之利得15.200分的梁鶴善,為香港贏得首面亞運會體操獎牌。

在二零一二年的奧運會,石偉雄於跳馬比賽中失誤倒地,這面亞運獎牌除了令他尋回自信外,更有助推動體操運動的發展。

回首倫敦奧運比賽那一幕,石偉雄說:「那一刻,我覺得多年的努力和付出都白白浪費掉了。」

「那次失敗令我好一段時間蒙上陰影,我曾一度考慮退出,希望今次的成功能幫助我忘記過去,重新出發。」

「其實,我在比賽後翌日早上醒來,還以為自己是在做夢,未能相信奪得金牌這事實。」

他表示:「體操項目自三年前重返體院精英體育項目後,我們有很大的進步。這證明投放資源於運動員的訓練、比賽及其他支援服務是十分重要的。」

  石偉雄
﹝相片由《體路》提供﹞
中:石偉雄 中:石偉雄
﹝相片由中國香港體操總會提供﹞

滑浪風帆及賽艇為港添金

為香港在仁川亞運將金牌數字「登六」的功臣還包括賽艇運動員駱坤海(男子輕量級單人艇),以及滑浪風帆運動員鄭國輝(男子米氏板)和陳晞文(女子RS:X)。

27歲的駱坤海是本港首位贏得亞運金牌的賽艇運動員,今次是他第三次出戰亞運,在上屆廣州亞運會他僅與獎牌擦身而過,今屆終於登上頒獎台最高位置。

賽事全程2,000米,駱坤海最終以7分25秒04不足一秒之微力壓韓國選手Lee Hak-beom (7分25秒95)奪冠。

駱坤海表示:「在上屆廣州亞運會,我在兩個項目只取得第四名,今次終於能在仁川圓夢。我們為今屆亞運會努力備戰,全情投入訓練,深信一定能夠打開勝利之門。」

除了駱坤海的金牌外,賽艇隊還在今屆賽事摘下四面銀牌,獎牌得主包括鄒廣榮和鄧超萌(男子輕量級雙人雙槳艇);鄒廣榮、關騏昌、梁俊碩和鄧超萌(男子輕量級四人雙槳艇);以及李嘉文(女子輕量級單人艇及女子單人艇)。

陳晞文和鄭國輝在今屆亞運會表現優秀,令體院滑浪風帆總教練艾培理十分欣喜。

他說:「我高興的原因不只是他們贏得金牌,而是在於他們出色的表現。要在大型運動會每個回合脫穎而出是十分困難的,但他們卻能保持長勝姿態,實在令人驚喜。」

賽艇
駱坤海
﹝相片由《體路》提供﹞
賽艇
駱坤海
﹝相片由中國香港賽艇協會提供﹞
賽艇
左起:鄒廣榮、鄧超萌、李嘉文、駱坤海
﹝相片由中國香港賽艇協會提供﹞
賽艇
梁俊碩、鄧超萌、關騏昌、鄒廣榮
賽艇
李嘉文
賽艇
香港賽艇代表隊
滑浪風帆
左起:梁灝雋、陳晞文、盧善琳、鄭國輝
滑浪風帆
左起:梁灝雋、盧善琳、陳晞文、艾培理﹝體院滑浪風帆總教練﹞、陳敬然﹝體院滑浪風帆教練﹞、徐梓熙﹝體院助理滑浪風帆教練﹞
滑浪風帆
左起:盧善琳、鄭國輝、陳晞文、梁灝雋
滑浪風帆
鄭國輝
 
滑浪風帆
左起:陳晞文、鄭國輝
 
﹝相片由《體路》提供﹞

香港運動員亞運會滿載而歸

香港運動員在今屆仁川亞運會贏得42面獎牌(6金12銀24銅,詳情參閱此處),比二零一零年的廣州亞運會多出兩面獎牌,若以獲得獎牌總數計算,更歷史性首次闖進獎牌榜前十位。

體院院長李翠莎博士BBS表示:「香港運動員在今屆亞運會的成績證明投放的資源得到令人信服的回報。」香港派出472名健兒參加比賽,當中200名為體院獎學金運動員。

在42面獎牌中,40面來自體院「A級」支援精英體育項目,餘下兩面由「B級」支援精英體育項目的馬術及帆船取得。

在贏得的多面獎牌中,值得一提的包括男子4x100米接力隊贏得香港自一九五四年以來的首面亞運田徑獎牌;而胡兆康取得的一面保齡球銀牌,亦是自一九九八年的曼谷亞運以來香港奪得的首面個人獎牌;還有土生土長的李皓晴,在雙打賽事勇奪1銀1銅佳績。

李翠莎博士表示:「看見賽艇、體操、風帆及單車運動員贏得金牌,部份項目更是首次奪金,我們感到萬分興奮;而保齡球及乒乓球取得重大突破更令人為之雀躍。」

在贏得的獎牌總數中,全職運動員取得的數目佔80%,並包辦所有金牌和銀牌,可見要在大型運動會取得佳績,全職訓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李翠莎博士補充:「烏茲別克在獎牌榜以44面獎牌名列第九位,以兩面獎牌居於香港之前。該國人口是香港的九倍,相較之下,我們的表現遠超人口比例。香港在今屆亞運會成績驕人,打破歷屆記錄,不單證明香港運動員的天賦、投入和拼搏精神,更彰顯在精英體育架構下各個界別和單位的互相合作和支援,而體院只是其中一環。」

仁川亞運開幕典禮持旗手鄭國輝﹝滑浪風帆運動員﹞與香港代表團進場
﹝相片由《體路》提供﹞
田徑
後排左二起:鄧亦峻、吳家鋒、徐志豪、黎振浩、蘇進康
田徑
左起:鄧亦峻、蘇進康、吳家鋒、徐志豪
羽毛球
右:魏楠
劍擊
後排左起:陳智軒、甄侃斌、楊穎新﹝香港劍擊總會主席﹞、
羅浩天、林衍聰、 Geza Marffy﹝體院署理劍擊總教練﹞
前排左起:歐倩瑩、張藝馨、何笑妍、林衍蕙
劍擊
林衍聰
空手道
李嘉維
七人欖球
左起:賀迪、湯麥堅、禾獲特、麥堅力、華路雲、基夫、
韋馬克、姚錦成、郭嘉進、李卡度、卡普、高凡迪爾
﹝相片由香港欖球總會提供﹞
壁球
香港壁球代表隊
﹝相片由香港壁球總會提供﹞
壁球
香港壁球代表隊
﹝相片由香港壁球總會提供﹞
游泳
左起:何詩蓓、江忞懿、施幸余、歐鎧淳
游泳
左起:何詩蓓、鄭莉梅、施幸余、歐鎧淳
乒乓球
左起:江天一、李皓晴
﹝相片由香港乒乓總會提供﹞
乒乓球
左起:李皓晴、江天一
﹝相片由香港乒乓總會提供﹞
乒乓球
左起:吳穎嵐、李皓晴
﹝相片由香港乒乓總會提供﹞
乒乓球
香港乒乓球代表隊
﹝相片由香港乒乓總會提供﹞
保齡球
左起:甘兆麟、麥卓賢、楊偉基、陳逸朗、胡兆康、曾德軒
﹝相片由亞洲保齡球協會提供﹞
保齡球
胡兆康
﹝相片由亞洲保齡球協會提供﹞
武術
香港武術代表隊
﹝相片由香港武術聯會提供﹞
武術
左:耿曉靈
﹝相片由香港武術聯會提供﹞

硬地滾球代表隊在BISFed硬地滾球世界錦標賽奪2面金牌

香港硬地滾球代表隊於九月十九至二十八日在中國北京舉行的BISFed硬地滾球世界錦標賽,奪得2面金牌。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梁育榮 混合BC4級個人賽 金牌
劉慧茵、梁育榮、黃君恆 混合BC4級雙人賽 金牌
前排左四起:黃君恆、梁育榮、劉慧茵 中:梁育榮
﹝相片由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空手道代表隊在世界空手道聯盟超級聯賽 - 伊斯坦布爾分站奪2面銅牌

香港空手道代表隊於九月六至七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世界空手道聯盟超級聯賽 - 伊斯坦布爾分站,奪得2面銅牌。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劉慕裳 成人女子個人形 銅牌
曾綺婷 成人女子個人組手50公斤以下 銅牌
左起:劉慕裳、鄺均明﹝體院空手道總教練﹞、曾綺婷
左起:文婉怡﹝體院助理空手道教練﹞、
Mahmoud Karkeh Abadi ﹝體院空手道教練﹞、劉慕裳、
鄺均明﹝體院空手道總教練﹞、曾綺婷、
Marijana Kiuk ﹝體院空手道教練﹞
右:劉慕裳

賽艇代表隊在第二十屆亞洲青少年賽艇錦標賽奪3面獎牌

香港賽艇代表隊於九月四至七日在台灣宜蘭舉行的第二十屆亞洲青少年賽艇錦標賽奪得1金1銀1銅。

中:陳鈺文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陳鈺文 青少年男子單人艇 金牌
房劭銘、林柏榮 青少年男子雙人單槳艇 銀牌
梁曉心、陳鈺雯 青少年女子雙人雙槳艇 銅牌

七人欖球代表隊在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 - 第二站奪1面金牌

香港七人欖球代表隊於九月六至七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 - 第二站,奪得一面金牌。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卡普、高凡迪爾、賀迪、郭嘉進、李忠斯、
李卡度、麥堅力、湯麥堅、曾慶鴻、
華路雲、禾獲特、姚錦成
男子七人欖球 金牌

壁球運動員朱玟懿在澳洲科夫港公開賽奪1面銅牌

壁球運動員朱玟懿於九月四至七日在澳洲科夫港舉行的澳洲科夫港公開賽,奪得一面女子單打銅牌。


乒乓球代表隊在第二十屆亞洲青少年錦標賽奪6面獎牌

香港乒乓球代表隊於九月十二至十六日在印度孟買舉行的第二十屆亞洲青少年錦標賽,奪得1金5銅。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杜凱琹、何鈞傑 混合青少年雙打 金牌
何鈞傑、孔嘉德 男子青少年雙打 銅牌
何鈞傑、孔嘉德、關文皓、李漢銘 男子青少年團體 銅牌
李嘉宜、梁葭蘊、吳嘉敏 女子少年團體 銅牌
杜凱琹 女子青少年單打 銅牌
杜凱琹、林依諾、劉麒、蘇慧音 女子青少年團體 銅牌

左起:杜凱琹、何鈞傑

左起:杜凱琹、蘇慧音、劉麒、林依諾 杜凱琹
﹝相片由香港乒乓總會提供﹞

乒乓球代表隊在國際乒聯青少年巡迴賽 - 台北青少年公開賽奪3面獎牌

香港乒乓球代表隊於九月二十四至二十八日在台灣台北市舉行的國際乒聯青少年巡迴賽 - 台北青少年公開賽,奪得1金2銅。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劉麒、麥子詠、蘇慧音 女子青少年團體 金牌
劉麒、麥子詠 女子青少年雙打 銅牌
蘇慧音、朱成竹* 女子青少年雙打 銅牌
*非體院獎學金運動員

輪椅劍擊代表隊在輪椅劍擊格蘭披治賽 - 波蘭站奪4面獎牌

香港輪椅劍擊代表隊於九月二十五至二十八日在波蘭華沙舉行的輪椅劍擊格蘭披治賽 - 波蘭站,奪得2金1銀1銅。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余翠怡 女子花劍個人﹝A級﹞ 金牌
陳蕊莊 女子花劍個人﹝B級﹞ 金牌
余翠怡 女子重劍個人﹝A級﹞ 銀牌
陳穎健 男子佩劍個人﹝A級﹞ 銅牌
右二:余翠怡 前排右二:陳穎健
﹝相片由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精英運動員成績概覽﹝八月一日至三十一日﹞
運動  姓名 項目 名次/參加人數
桌球
亞洲青少年花式撞球錦標賽 左冰芯 女子單人賽 第3/12
(7/8/2014, 台灣, 台北市)
 
體操
全國少兒體操比賽 陳卓琳 女子跳馬 - 甲組12歲 第2/6
(2/8/2014, 中國, 佛山)
 
空手道
第十四屆亞洲青少年空手道錦標賽 黃穎筠 21歲以下女子個人形 第3/10
(11/8/2014, 馬來西亞, 吉隆坡)
全國青少年空手道錦標賽 鄧宇軒 兒童組12-13歲個人形 第1/17
(16/8/2014, 中國, 佛山) 周家謙 少年男子個人型 第1/12
周家謙 男子少年組14-15歲個人組手52公斤以下 第2/14
黃梓愿 兒童組10-11歲個人形 第3/31
黃梓愿 男子兒童組10-11歲個人組手35公斤以上 第3/32
羅心汶 兒童組12-13歲個人形 第3/17
鄧宇軒 男子兒童組12-13歲個人組手40公斤以下 第3/9
郭鎧彤 女子兒童組12-13歲個人組手38公斤以上 第3/20
李浚燁 男子少年組14-15歲個人組手63公斤以下 第3/8
周雋軒 少年男子個人形 第3/12
黃雅琳 女子少年組14-15歲個人形 第3/13
 
七人欖球
亞洲U20七人欖球賽 - 第一站
(16/8/2014, 馬來西亞, 柔佛州新山)
Chui Ho-ching,
Joshua Clery,
Danial Jeff Davidson*, Calvin Tang Hunter*,
Kwok Pak-nga*,
Richard Nichol Lewis*,
Edward Liam Owens, Alexander Donnell Post*, Eden Hugo Stiles
男子七人欖球 第1/6
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 - 第一站
(23/8/2014, 香港)
卡普、高凡迪爾、曉臣、
賀迪、拿華、李忠斯、
李卡度、麥堅力、湯麥堅、
華路雲、禾獲特、姚錦成
男子七人欖球 第1/12
陳朗詩、鄭家慈、鄭芷婷、方小蘭、姬斯天、鄺秀欣、黎寶芬、李念殷、娜達莎、潘柏茵、顏美莉、華莉絲 女子七人欖球 第2/8
 
壁球
HEAD香港青少年壁球公開賽  雷曉琳 女子15歲以下 第1/41
(5/8/2014, 香港) 袁浚熙 男子19歲以下 第1/37
何子樂 女子19歲以下 第1/21
鄭雅晴 女子15歲以下 第2/41
何嘉詠 女子17歲以下 第2/31
劉子均 男子19歲以下 第2/37
蔡宛珊 女子19歲以下 第2/21
吳家遙 男子17歲以下 第3/61
林穎晞 女子19歲以下 第3/21
馬來西亞壁球公開賽 李浩賢 男子單打 第2/26
(18/8/2014, 馬來西亞, 吉隆坡)
 
乒乓球
尼康國際乒聯青少年巡迴賽 - 香港青少年公開賽 方怡、黃芊柔 女子少年雙打 第1/13
(6/8/2014, 香港) 李嘉宜、梁梓菁 女子少年團體 第1/9
李嘉宜、梁梓菁 女子少年雙打 第2/13
何鈞傑、林兆恒 男子青少年雙打 第2/23
何鈞傑、孔嘉德、林兆恒 男子青少年團體 第2/15
杜凱琹、蘇慧音 女子青少年雙打 第2/19
杜凱琹、林依諾、蘇慧音 女子青少年團體 第2/13
李嘉宜 女子少年單打 第3/27
歐陽美絃、梁葭蘊 女子少年雙打 第3/13
方怡、黃芊柔 女子少年團體 第3/9
林兆恒 男子青少年單打 第3/46
杜凱琹 女子青少年單打 第3/38
劉麒、麥子詠 女子青少年團體 第3/13
 
保齡球
第十三屆金銀業貿易場世界青少年保齡球錦標賽 麥卓賢 男子單人賽 第3/166
(8/8/2014, 香港)
 
三項鐵人
新加坡三項鐵人亞洲盃 郭汝鏗 男子精英青年組 第1/21
(16/8/2014, 新加坡, 東海岸公園) 黃子圖 男子精英青年組 第2/21
孫鎮傑 男子精英青年組 第3/21
 
*非體院獎學金運動員
體院與香港賽馬會及英基學校協會加強交流

香港賽馬會﹝馬會﹞是體院的長期合作夥伴,其代表團繼八月到訪後,體院於九月三十日接待了另一個由馬會社區事務部主管潘太平先生率領的代表團,他們在體院管理層陪同下參觀多項訓練設施,了解本港精英體育的最新發展。

在十月九日,英基學校協會轄下三間學校的校長到訪體院,雙方探討日後在運動員教育方面的合作機會。

左一及左二:李翠莎博士BBS﹝體院院長﹞、潘太平先生﹝馬會社區事務部主管﹞
左起:符卓筠女士﹝體院商務經理﹞、馬卓賢先生﹝體院市務及發展總監﹞、李翠莎博士BBS﹝體院院長﹞、Marc Morris先生﹝沙田學院校長﹞、Carol Larkin女士﹝啟新書院中學部校長﹞、Ed Wickins博士﹝英皇佐治五世學校校長﹞、陳凱蘭女士﹝體院運動員事務經理﹞

香港體育學院國際運動科學研討會,由劉鳴煒先生贊助

「香港體育學院國際運動科學研討會,由劉鳴煒先生贊助」將於二零一五年一月十六至十七日在香港舉行。是次研討會由香港體育學院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與亞洲運動醫學聯會聯合主辦,主題是「運動創傷預防及處理」。 研討會旨在讓運動醫學及運動科學專業人士、教練交流知識及經驗,並促進更密切的合作。

我們誠邀閣下參加是次研討會,藉著這次機會認識同行並分享最新的知識。詳情及登記參加研討會,請瀏覽http://www.hksi.org.hk/iss/eng/index.html 。如有查詢,請與研討會秘書處聯絡,電話:2681 6130;電郵iss@hksi.org.hk二零一五年一月二日前登記可享提前報名優惠。

如欲贊助或藉研討會推廣產品,請與公眾事務及市務拓展部鍾小姐聯絡,電話:2681 6532


體育資訊中心新書介紹
The swim coaching bible. Volume II
﹝索書號:GV837.65 .S96 2012﹞

本書結集25位頂級游泳教練的權威專業意見,今冊根據10年前出版的原作進行了全面修訂,分成五大題目,從提升不同泳姿、制訂致勝策略、將科學原理應用於訓練方案,以及激發運動員鬥志等不同方向作深入介紹。本書內容豐富詳盡,是水上運動訓練專家必讀的參考材料。

 
Stretching anatomy
﹝索書號:QM151 .N45 2014﹞

本書由兩位著名的運動科學學者編寫,輔以圖像解釋,闡述如何透過80多種伸展運動提升動作、肌肉力量、耐力、姿勢及柔靭性的幅度,並詳細列出每個伸展運動的步驟。此外,書內有一章節講解動態伸展,介紹適合田徑項目的熱身運動;另有一章講述如何設計配合個人需要的伸展運動。本書十分適合從事運動科學及物理治療的專才、教練和運動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