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 Bulletin
二零一四年第十一期體訊

EnglishOnline Subscription
I. 每月焦點
香港男子七人欖球隊在北京舉行的2014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第三站封王,登上亞洲冠軍寶座…
詳情

香港運動員亞殘運會凱旋而歸
香港運動員在韓國仁川亞殘運會成績彪炳,以44面獎牌名列獎牌榜第七位…
詳情

謝旻樹與歐鎧淳揚威短池游泳世界盃
本地運動員於九月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杯短池賽分站比賽雖面對世界一級泳手,但仍取得2金1銀7銅佳績…
詳情

香港青少年劍擊運動員奪五面獎牌
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第三屆23歲以下亞洲劍擊錦標賽,香港青少年劍擊運動員取得五面獎牌…
詳情

II. 體壇佳績﹝十月一日至三十一日﹞
- 羽毛球代表隊在第六十六屆荷蘭羽毛球公開賽奪1面銅牌
- 桌球運動員葉蘊妍在WLBSA世界女子排名賽 - 第二站奪1面銅牌
- 單車代表隊在場地單車亞洲盃奪13面獎牌
- 空手道代表隊在世界空手道聯盟超級聯賽 - 薩爾斯堡總決賽奪2面銅牌
- 壁球代表隊在日本壁球公開賽奪2面銅牌
- 乒乓球運動員李嘉宜在國際乒聯世界青少年挑戰賽奪1面銅牌
- 保齡球運動員鄭頌衡在第十二屆印尼國際公開保齡球錦標賽奪1面銅牌
- 保齡球運動員陳逸朗在亞洲保齡球巡迴賽 - 印尼站奪1面金牌
- 三項鐵人代表隊在香港ASTC三項鐵人亞洲盃奪6面獎牌
- 精英運動員成績概覽﹝九月一日至三十日﹞

III. 其他消息
- 「恒生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頒發逾157萬港元獎金予亞殘運會香港獎牌得主
- 南京青奧展現實力 體院嘉許獲獎青年運動員
- 精英運動員「體」、「學」兼優 獲北京體育大學學位課程獎學金
-Renaissance & Company 創辦董事到訪體院
- 李慧詩主禮「迎海單車挑戰賽」
- 黎振浩推廣慈善接力賽
- 香港體育學院國際運動科學研討會,由劉鳴煒先生贊助
- 體育資訊中心新書介紹
體育資訊中心新增兩本關於阻力訓練及運動生物力學的書籍。
Top


香港欖球隊登上亞洲冠軍寶座

自七人欖球成為香港體育學院﹝體院﹞「A級」支援精英體育項目後,香港男子七人欖球隊的成績更上一層樓,在北京舉行的2014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第三站封王,登上亞洲冠軍寶座。

球隊早於香港及馬來西亞舉行的首兩站賽事報捷,第三站決賽再以36-19的比數擊退韓國隊,以全勝姿態奪冠。

由年初開始出任總教練,執掌男子及女子隊的備加力表示,今次的勝利證明了各方共同努力的成果。

來自威爾斯的備加力說:「在我抵港之際,欖球剛列入體院的精英體育項目,為這項體育提供了極佳的發展機會。」

「最令我感動的是隊員緊握每個機會,珍惜投放在他們身上的資源,努力地作出回報。」

「我很欣賞隊員全情投入全職訓練的認真態度,還有他們無比的鬥志、自我鞭策和堅毅不屈的決心,正正是推動他們向上的要素,令球隊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積極求存,不斷追求卓越。」

在三個分站賽事中,香港隊每站皆取得12分的最高分數,全季以36分榮登榜首,分別以4分及5分壓倒韓國和日本。

港隊早前於九月的仁川亞運會勇奪銀牌,備加力教練補充:「這次贏得亞洲系列賽總冠軍對球隊來說亦是重要的里程碑。」

「這些成績都在我們預設的目標框架內,確定我們按著正確的發展方向前進。然而,隊員的態度才是致勝的關鍵,亦深深打動了我。」

「在整個錦標賽過程中,球隊於每一站都展示出爭勝的決心,保持15場不敗紀錄。我認為球隊的表現不單顯示隊員明暸自己現時的競賽水平,更知道如何做得更好。」

香港隊接下來會出戰明年三月舉行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屆時會參加資格賽,爭取成為IRB世界七人欖球賽的核心隊伍,參與在世界各地舉行的分站賽事。

備加力認為香港隊若要與新西蘭、澳洲及英國等強隊看齊,體院的設施和專業支援相當重要。

備加力指出:「體院的支援對球隊的發展步伐和模式有很大影響。體院不單提供具備世界級水準的訓練設施,更有各精英培訓部門的全力協助,為運動員提供跨範疇的支援,配合他們的心理、文化及生活發展需要。儘管隊員都十分熱愛欖球,但他們的身心健康亦不容忽視。」

「體院讓我們能夠分析運動員每日的狀況,監控他們的訓練量,確保他們的心理和體能在賽季的重要時刻保持最佳狀態。」

「香港欖球隊的目標一致,就是要保持現有的水準,並找出精益求精的策略。引入有潛質的新秀亦是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這方面有賴香港欖球總會肩負起培育人才的工作。」

香港女子隊在系列賽的表現亦同樣優秀,取得北京站第三名,以13分的總分名列總季軍,與冠軍的中國和亞軍的日本分別相差兩分及一分。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卡普、高凡迪爾、曉臣、賀迪、
李忠斯、李卡度、麥堅力、湯麥堅、
基夫、華路雲、禾獲特、姚錦成
2014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 - 第三站 男子七人欖球 金牌
陳朗詩、鄭家慈、鄭芷婷、方小蘭、
Adrienne Donna Garvey、姬斯天、
鄺秀欣、李紫婷、 潘柏茵、岑惠心、
謝家美、袁樂宜
2014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 - 第二站 女子七人欖球 銅牌

後排左起:卡普、曉臣、高凡迪爾、麥堅力、李忠斯、姚錦成
前排左起:禾獲特、基夫、李卡度、賀迪、華路雲、湯麥堅

左起:李紫婷、鄺秀欣、謝家美、潘柏茵、鄭芷婷、
Adrienne Donna Garvey、姬斯天、袁樂宜、岑惠心、鄭家慈、陳朗詩、方小蘭

﹝相片由香港欖球總會提供﹞


香港運動員亞殘運會凱旋而歸

香港運動員在韓國仁川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亞殘運會)成績彪炳,以44面獎牌名列獎牌榜第七位(詳情參閱此處)。

香港代表團由119名運動員組成,參加14個項目的賽事,最終在九個項目贏得10金15銀19銅,包括射箭、田徑、硬地滾球、草地滾球、帆船、游泳、乒乓球、輪椅舞蹈及輪椅劍擊。

當中成績最突出的包括取得14面獎牌的輪椅劍擊隊(4金5銀5銅)、7面獎牌的游泳隊(1金4銀2銅),以及6面獎牌的乒乓球隊(1金1銀4銅)等。

首次參加殘亞運的輪椅舞蹈隊及帆船隊亦表現優異,分別取得1金1銀1銅及一面銅牌。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大紫荊勳賢GBS JP在香港國際機場親自迎接凱旋歸來的代表團,並頒發表揚狀予運動員,表揚他們的卓越成績。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先生GBS JP亦高度讚揚香港運動員:「香港代表團在高水平的賽事中發揮出色,表現卓越,實在教人感到驕傲。我希望他們能在未來的日子繼續突破自己,締造更多佳績。」

游泳
左起:周沅凝、鄧韋樂
游泳
鄧韋樂
乒乓球
黃家汶
乒乓球
左二、左三及左五:吳玫薈、黃家汶、黃珮淇
﹝相片由香港弱智人士體育協會提供﹞

謝旻樹與歐鎧淳揚威短池游泳世界盃

香港於九月二十九至三十日在維多利亞公園新落成的泳池舉辦FINA/MASTBANK短池游泳世界盃分站比賽,本港運動員面對世界一級泳手,贏得2金1銀7銅。

在一眾香港泳手中,謝旻樹與歐鎧淳表現最為突出,協助港隊取得10面獎牌中的其中8面。

謝旻樹形容這次比賽是一次「奇妙之旅」,他說:「我感到十分幸運,有機會與倫敦奧運金牌得主Chad Le Clos、南非的Leith Shankland和澳洲的Thomas Fraser-Holmes等頂級高手同場比賽。」

「更令人雀躍的是,世界杯短池賽在往後三年會繼續在香港舉行,這可以讓香港運動員和市民有機會一睹世界級泳手的風采。」

謝旻樹夥拍麥浩麟和施幸余於男女子混合4x50米自由泳接力賽奪金,並與歐鎧淳、施幸余和王俊仁贏得男女子混合4x50米混合泳接力賽冠軍。

謝旻樹在50米及100米背泳、50米蝶泳及50米自由泳亦取得第三名,而歐鎧淳則摘下女子50米及100米背泳銅牌。

此外,施幸余在女子100米蝶泳成為銀牌得主,而楊珍美則於女子50米蛙泳增添一面銅牌。


左起:謝旻樹、王俊仁、歐鎧淳、施幸余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謝旻樹、何詩蓓*、麥浩麟、施幸余 男女子混合4x50米自由泳接力 金牌
歐鎧淳、謝旻樹、施幸余、王俊仁 男女子混合4x50米混合泳接力 金牌
施幸余 女子100米蝶泳 銀牌
謝旻樹 男子50米背泳 銅牌
謝旻樹 男子100米背泳 銅牌
謝旻樹 男子50米蝶泳 銅牌
謝旻樹 男子50米自由泳 銅牌
歐鎧淳 女子50米背泳 銅牌
歐鎧淳 女子100米背泳 銅牌
楊珍美 女子50米蛙泳 銅牌
*非體院獎學金運動員

香港青少年劍擊運動員奪五面獎牌

十月十至十五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第三屆23歲以下亞洲劍擊錦標賽,香港青少年劍擊運動員取得五面獎牌。

女子花劍隊(鄭曉為、張楚瑩、何朗詩和羅希彤)奪得團體金牌,而男子隊則取得兩面銀牌,包括由鄭百亨、何施浩、吳浩天和游信謙摘下的男子重劍團體銀牌,以及蔡俊彥、梁聖豪和吳鎧忠取得的男子花劍團體亞軍。

蔡俊彥和張楚瑩亦分別取得男子花劍與女子花劍銅牌。

這項錦標賽至今已舉辦第三屆,今屆吸引了亞洲及大洋洲32個劍擊聯會派出320名運動員參加,一較高下。

左起:鄭百亨、游信謙、吳浩天、何施浩 左起:游信謙、何施浩、姜海濤﹝體院助理劍擊教練﹞、吳浩天、鄭百亨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鄭曉為、張楚瑩、何朗詩、羅希彤 女子花劍團體 金牌
鄭百亨、何施浩、吳浩天、游信謙 男子重劍團體 銀牌
蔡俊彥、梁聖豪、吳鎧忠 男子花劍團體 銀牌
蔡俊彥 男子花劍 銅牌
張楚瑩 女子花劍 銅牌

羽毛球代表隊在第六十六屆荷蘭羽毛球公開賽奪1面銅牌

香港羽毛球代表隊於十月七至十二日在荷蘭阿爾梅勒舉行的第六十六屆荷蘭羽毛球公開賽,奪得一面銅牌。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陳祉嘉、謝影雪 女子雙打 銅牌

桌球運動員葉蘊妍在WLBSA世界女子排名賽 - 第二站奪1面銅牌

桌球運動員葉蘊妍於十月四至五日在英國打比郡舉行的WLBSA世界女子排名賽 - 第二站,奪得一面個人賽銅牌。

左:葉蘊妍

單車代表隊在場地單車亞洲盃奪13面獎牌

香港單車代表隊於十月十至十二日在泰國曼谷舉行的場地單車亞洲盃,奪得6金4銀3銅。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何柏爾 男子4公里個人追逐賽 金牌
胡樂雋 男子1公里計時賽 金牌
梁嘉儒 男子青年捕捉賽 金牌
梁嘉儒 男子青年1公里計時賽 金牌
梁寶儀 女子捕捉賽 金牌
張敬煒、高肇蔚、梁峻榮、繆正賢 男子團體追逐賽 金牌
梁峻榮 男子全能賽 銀牌
梁嘉儒 男子青年記分賽 銀牌
孟昭娟 女子凱琳賽 銀牌
梁穎儀 女子青年2公里個人捕捉賽 銀牌
麥銘源 男子青年3公里個人追逐賽 銅牌
張敬煒 男子捕捉賽 銅牌
孟昭娟 女子爭先賽 銅牌

空手道代表隊在世界空手道聯盟超級聯賽 - 薩爾斯堡總決賽奪2面銅牌

香港空手道代表隊於十月十一至十二日在奧地利薩爾斯堡舉行的世界空手道聯盟超級聯賽 - 薩爾斯堡總決賽,奪得2面銅牌。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李嘉維 成人男子個人組手75公斤以下 銅牌
曾綺婷 成人女子個人組手50公斤以下 銅牌

壁球代表隊在日本壁球公開賽奪2面銅牌

香港壁球代表隊於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三日在日本東京舉行的日本壁球公開賽,奪得2面銅牌。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朱玟懿 女子單打 銅牌
廖梓苓 女子單打 銅牌

乒乓球運動員李嘉宜在國際乒聯世界青少年挑戰賽奪1面銅牌

乒乓球運動員李嘉宜於十月二十三日至十一月一日在巴巴多斯布里奇敦舉行的國際乒聯世界青少年挑戰賽,奪得一面女子少年單打銅牌。


保齡球運動員鄭頌衡在第十二屆印尼國際公開保齡球錦標賽奪1面銅牌

保齡球運動員鄭頌衡於十月十八至二十六日在印尼雅加達舉行的第十二屆印尼國際公開保齡球錦標賽,奪得一面女子公開賽銅牌。

鄭頌衡
﹝相片由亞洲保齡球協會提供﹞

保齡球運動員陳逸朗在亞洲保齡球巡迴賽 - 印尼站奪1面金牌

保齡球運動員陳逸朗於十月二十七日在印尼雅加達舉行的亞洲保齡球巡迴賽 - 印尼站,奪得一面男子組金牌。

 

陳逸朗
﹝相片由亞洲保齡球協會提供﹞

三項鐵人代表隊在香港ASTC三項鐵人亞洲盃奪6面獎牌

香港三項鐵人代表隊於十月二十五至二十六日在香港舉行的香港ASTC三項鐵人亞洲盃,奪得2金2銀2銅。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孫鎮傑 男子精英青年組 金牌
Camden Avery Richter 女子精英青年組 金牌
黃子圖 男子精英青年組 銀牌
黃煦蔚 奧運精英距離 - 男子23歲以下 銀牌
郭汝鏗 男子精英青年組 銅牌
羅亮添 奧運精英距離 - 男子23歲以下 銅牌
孫鎮傑
左起:Camden Avery Richter、洪綽怡 左起:孫鎮傑、黃子圖、郭汝鏗
左起:黃子圖、孫鎮傑、郭汝鏗 左二及左四:黃煦蔚、羅亮添

精英運動員成績概覽﹝九月一日至三十日﹞
運動  姓名 項目 名次/參加人數
田徑
第十七屆亞運會 黎振浩、吳家鋒、蘇進康、鄧亦峻、徐志豪 男子4x100米接力 第3/9
(19/9/2014, 韓國, 仁川)
 
羽毛球
第十七屆亞運會 魏楠 男子單打 第3/35
(19/9/2014, 韓國, 仁川)
 
硬地滾球
BISFed硬地滾球世界錦標賽 梁育榮 混合BC4級個人賽 第1/32
(19/9/2014, 中國, 北京) 劉慧茵、梁育榮、黃君恆 混合BC4級雙人賽 第1/12
 
單車
第十七屆亞運會 李慧詩 女子凱琳賽 第1/11
(19/9/2014, 韓國, 仁川) 李慧詩 女子爭先賽 第1/10
陳振興 男子山地越野賽 第2/21
張敬樂 男子全能賽 第3/12
梁峻榮 男子公路賽 第3/48
黃蘊瑤 女子公路個人計時賽 第3/10
 
馬術
第十七屆亞運會 吳蓓華*、何苑欣、何誕華* 三項賽團體 第3/7
(19/9/2014, 韓國, 仁川)
 
劍擊
第十七屆亞運會 林衍聰 男子佩劍個人 第3/23
(19/9/2014, 韓國, 仁川) 張家朗、張小倫、崔浩然、楊子加 男子花劍團體 第3/9
陳智軒、林衍聰、羅浩天、甄侃斌 男子佩劍團體 第3/10
江旻憓 女子重劍個人 第3/22
連寶香 女子花劍個人 第3/17
朱嘉望、江旻憓、連翊希、楊翠玲 女子重劍團體 第3/8
鄭曉霖、張楚瑩、連宝香、廖恩尉 女子花劍團體 第3/7
歐倩瑩、張藝馨、何笑妍、林衍蕙 女子佩劍團體 第3/7
 
體操
第十七屆亞運會 石偉雄 男子跳馬 第1/65
(19/9/2014, 韓國, 仁川)
 
空手道
第十七屆亞運會 李嘉維 成人-75公斤級 第2/13
(19/9/2014, 韓國, 仁川)
 
世界空手道聯盟超級聯賽 - 伊斯坦布爾分站 劉慕裳 成人女子個人形 第3/46
(2/9/2014, 土耳其, 伊斯坦布爾) 曾綺婷 成人女子個人組手50公斤以下 第3/24
 
賽艇
第十七屆亞運會 駱坤海 男子輕量級單人艇 第1/11
(19/9/2014, 韓國, 仁川) 鄒廣榮、鄧超萌 男子輕量級雙人雙槳艇 第2/10
鄒廣榮、關騏昌、梁俊碩、鄧超萌 男子輕量級四人雙槳艇 第2/8
李嘉文 女子輕量級單人艇 第2/8
李嘉文 女子單人艇 第2/8
 
第二十屆亞洲青少年賽艇錦標賽 陳鈺文 青少年男子單人艇 第1/10
(4/9/2014, 台灣, 宜蘭) 房劭銘、林柏榮 青少年男子雙人單槳艇 第2/6
梁曉心、陳鈺雯 青少年女子雙人雙槳艇 第3/9
 
七人欖球
第十七屆亞運會
(19/9/2014, 韓國, 仁川)
卡普、高凡迪爾、賀迪、郭嘉進、
李卡度、麥堅力、湯麥堅、基夫、
華路雲、禾獲特、韋馬克*、姚錦成
男子欖球 第2/12
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 - 第二站
(6/9/2014, 馬來西亞, 吉隆坡)
卡普、高凡迪爾、賀迪、郭嘉進、
李忠斯、李卡度、麥堅力、湯麥堅、
曾慶鴻、華路雲、禾獲特、姚錦成
男子七人欖球 第1/12
 
帆船
第十七屆亞運會 湯潔芳、唐裔盛 Hobie 16 - Open Multihull 第3/9
(19/9/2014, 韓國, 仁川)
 
壁球
第十七屆亞運會 李浩賢 男子單打 第3/22
(19/9/2014, 韓國, 仁川) 歐鎮銘、李浩賢、鄧卓仁、葉梓豐 男子團體 第3/10
歐詠芝 女子單打 第3/15
歐詠芝、陳浩鈴、廖梓苓、湯芷穎 女子團體 第3/7
 
澳洲科夫港公開賽 朱玟懿 女子單打 第3/19
(4/9/2014, 澳洲, 科夫港)
 
游泳
第十七屆亞運會 歐鎧淳、鄭莉梅、何詩蓓*、施幸余 女子 4x100米自由泳接力 第3/10
(19/9/2014, 韓國, 仁川) 歐鎧淳、鄭莉梅、何詩蓓*、施幸余 女子 4x200米自由泳接力 第3/8
歐鎧淳、陳健樂、何詩蓓*、江忞懿、
劉彥恩、施幸余、 譚凱琳、楊珍美
女子 4x100米混合泳接力 第3/9
 
乒乓球
第十七屆亞運會 李皓晴、江天一 混合雙打 第2/34
(19/9/2014, 韓國, 仁川) 李皓晴、吳穎嵐 女子雙打 第3/31
 
第二十屆亞洲青少年錦標賽 杜凱琹、何鈞傑 混合青少年雙打 第2/18
(12/9/2014, 印度, 孟買) 何鈞傑、孔嘉德 男子青少年雙打 第3/28
何鈞傑、孔嘉德、關文皓、李漢銘 男子青少年團體 第3/14
李嘉宜、梁葭蘊、吳嘉敏 女子少年團體 第3/12
杜凱琹 女子青少年單打 第3/47
杜凱琹、林依諾、劉麒、蘇慧音 女子青少年團體 第3/12
 
國際乒聯青少年巡迴賽 - 台北青少年公開賽 劉麒、麥子詠、蘇慧音 女子青少年團體 第1/10
(24/9/2014, 台灣, 台北市) 劉麒、麥子詠 女子青少年雙打 第3/16
蘇慧音、朱成竹* 女子青少年雙打 第3/16
 
保齡球
第十七屆亞運會 胡兆康 男子精英賽 第2/16
(19/9/2014, 韓國, 仁川) 陳逸朗、甘兆麟、麥卓賢、曾德軒、
胡兆康、楊偉基
男子五人隊際賽 第3/22
 
輪椅劍擊
輪椅劍擊格蘭披治賽 - 波蘭站 余翠怡 女子花劍個人﹝A級﹞ 第1/23
(24/9/2014, 波蘭, 華沙) 陳蕊莊 女子花劍個人﹝B級﹞ 第1/26
余翠怡 女子重劍個人﹝A級﹞ 第2/26
陳穎健 男子佩劍個人﹝A級﹞ 第3/40
 
滑浪風帆 
第十七屆亞運會 鄭國輝 男子米氏板 第1/7
(19/9/2014, 韓國, 仁川) 陳晞文 女子RS:X 第1/4
梁灝雋 男子RS:X 第2/9
盧善琳 女子RS:One 第2/7
 
武術
第十七屆亞運會 耿曉靈 女子長拳 第2/13
(19/9/2014, 韓國, 仁川)
*Non-HKSI Scholarship Athlete
Renaissance & Company 創辦董事到訪體院

Renaissance & Company 創辦董事Alistair Gray先生於十月十四日到訪體院,與管理層會面,就提升高水平的運動表現交流意見,並參觀體院的精英訓練設施,了解本港精英體育的發展狀況。

左起:蘇志雄博士﹝體院精英訓練科技總監﹞、馬卓賢先生﹝體院市務及發展總監﹞、Alistair Gray先生﹝Renaissance & Company創辦董事﹞、李翠莎博士BBS﹝體院院長﹞、馮志深先生(體院公司事務總監﹞。

李慧詩主禮「迎海單車挑戰賽」

仁川亞運雙金單車運動員李慧詩憑藉她的卓越成績,獲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邀請,與營業(一)部總經理林達民先生一同主禮十月十二日舉行的「迎海單車挑戰賽」,宣傳新住宅項目,活動吸引近300名單車選手參賽。

左起:李慧詩、林達民先生﹝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營業(一)部總經理﹞

黎振浩推廣慈善接力賽

香港田徑接力隊主將之一黎振浩獲邀推廣Bloomberg Square Mile Relay活動,出席了於十月二十八日舉行的記者會。這項一里接力賽於十一月六日舉行,除了滿足一眾熱愛運動的企業精英外,更為慈善團體騁志發展基金籌款。

左起:曾佩娟女士﹝義務工作發展局籌募及推廣委員會主席﹞、黎振浩﹝香港接力隊代表﹞、Taran Khera先生﹝彭博香港銷售主管﹞、葉少康先生 MH﹝騁志發展基金創辦人及主席﹞

香港體育學院國際運動科學研討會,由劉鳴煒先生贊助

「香港體育學院國際運動科學研討會,由劉鳴煒先生贊助」將於二零一五年一月十六至十七日在香港舉行。是次研討會由香港體育學院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與亞洲運動醫學聯會聯合主辦,主題是「運動創傷預防及處理」。研討會旨在讓運動醫學及運動科學專業人士、教練交流知識及經驗,並促進更密切的合作。

我們誠邀閣下參加是次研討會,藉著這次機會認識同行並分享最新的知識。詳情及登記參加研討會,請瀏覽http://www.hksi.org.hk/iss/eng/index.html 。如有查詢,請與研討會秘書處聯絡,電話:2681 6130;電郵iss@hksi.org.hk二零一五年一月二日前登記可享提前報名優惠。

如欲贊助或藉研討會推廣產品,請與公眾事務及市務拓展部鍾小姐聯絡,電話:2681 6532


體育資訊中心新書介紹
Designing resistance training programs (Fourth edition)
﹝索書號:GV505 .F58 2014﹞

本書是教練與運動員的重要參考資料,幫助他們設計有效的阻力訓練方案。本書由兩位世界著名的體能訓練專家合著,分享他們對利用科學知識來評估和設計阻力訓練的見解。本書已是第四版,涵蓋最新及更多資料,有助讀者改善個人運動方案,配合不同組別人士,包括小朋友、女性及長者的需要。本書是體適能教練、私人健身教練及健體導師的實用參考資料。

 
Sports biomechanics : reducing injury risk and improving sports performance (Second edition)
索書號: RC1235.B37 2012

本書透過介紹生物力學的基本原則,鞏固讀者對運動傷患及運動表現的知識,並闡釋現代生物力學如何能同時達致這兩個目標。首四個章節涵蓋運動創傷,後四章則集中講述利用生物力學增強運動表現的方法。本書是運動科學及運動醫學專家、教練和運動員的重要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