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 Bulletin
二零一四年第十二期體訊

EnglishOnline Subscription
I. 每月焦點
香港武術隊在第一屆世界太極拳錦標賽表現超卓,贏得2金5銀1銅,凱旋而歸…
詳情

羽毛球:黃永棋晉身決賽增信心
香港羽毛球隊於十一月多項賽事贏得2銀1銅,當中黃永棋在澳門公開賽與金牌擦身而過…
詳情

吳安儀第五度登上世界桌球錦標賽頒獎台
港隊的吳安儀於世界業餘桌球錦標賽表現優秀,贏得銅牌…
詳情

乒乓球:唐鵬、黃鎮廷俄羅斯賽保持強勢奪冠
香港乒乓球男雙組合唐鵬與黃鎮廷在俄羅斯公開賽奪冠,繼續保持本季的優異表現…
詳情

II. 體壇佳績﹝十一月一日至三十日﹞
-單車代表隊在場地單車亞洲盃第二回合奪9面獎牌
-賽艇代表隊在亞洲賽艇盃第二站奪4面獎牌
-精英運動員成績概覽﹝十月一日至三十一日﹞

III. 其他消息
-校園記者與體院一同見證八位體壇新星膺運動燃希望基金傑出青少年運動員
- 網上瀏覽《精英體育》第二十二期
- 香港體育學院國際運動科學研討會,由劉鳴煒先生贊助
- 香港賽馬會及香港馬術總會代表到訪體院
- 廣州體育學院代表團到訪體院
- 精英運動員關懷社區愛心送暖
- 石偉雄主禮元朗區體育節
- 體育資訊中心新書介紹
體育資訊中心新增兩本關於骨科醫學及運動員父母教養方式的書籍。
Top


武術隊在首屆世界太極拳錦標賽摘下8面獎牌

第一屆世界太極拳錦標賽在四川省成都舉行,香港武術隊表現超卓,贏得2金5銀1銅,凱旋而歸。

為期四天的賽事由國際武術聯會主辦,目的是向世界推廣太極拳和武術,共有297名來自31個國家或地區的太極拳高手參加。

港隊表現突出的運動員包括楊頌熹與庄家泓,二人均奪得1金1銀。楊頌熹於男子39式太極劍奪冠,並成為楊式太極拳亞軍;而庄家泓則在自選太極劍及自選太極拳項目分別贏得金牌和銀牌。

其他獎牌得主包括取得2面銀牌的許得恩(男子36式太極拳及陳式太極劍)、莫宛螢(女子36式太極拳銀牌)及鄧少剛(男子楊式太極劍銅牌)。

武術正積極申請成為奧運比賽項目,體院武術總教練劉濤表示,這次賽事對推廣武術到全世界取得重大成功。

他稱:「比賽引入了新的項目,包括集體太極拳劍,令人耳目一新。大會更邀請了武術名家在每個比賽單元結束後進行表演,讓參賽運動員現場目睹傳統武術名家及世界頂級運動員的精湛技巧,這與透過觀看電視或光碟學習其他運動員的技術是不一樣的。」

劉教練表示,這次香港派出一支年青隊伍出賽,期望他們為武術運動帶來更璀璨的前景。

他說:「這次參賽的大部份隊員都在18歲以下,能夠取得如此成績,令我感到十分欣喜。這不單對隊伍的士氣有正面的影響,更向世界展示香港年青運動員無論是條件、能力和技術,都有一些新的亮點,能夠與世界最優秀的運動員一爭長短。」

他補充:「來年,港隊會專注備戰亞洲青少年武術錦標賽及世界武術錦標賽兩個國際比賽。亞運會後,武術隊正步入新舊隊員交替的過渡期,我預計參加這兩個賽事的港隊成員,當中八成會是年青運動員,我們希望能善用明年的機會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表現。」

「現時,港隊的年青後備人才很好,我們會繼續為他們提供最適切的支援,期望越來越多運動員會投身武術運動,並以此發展其事業,加入全職訓練的行列。長遠而言,我更希望他們可以把其對武術運動的熱誠和知識傳承至下一代。」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楊頌熹 男子39式太極劍
金牌
庄家泓
男子自選太極劍
金牌
許得恩
男子陳式太極劍
銀牌
許得恩
男子36式太極拳
銀牌
庄家泓
男子自選太極拳
銀牌
楊頌熹
男子楊式太極拳
銀牌
莫宛螢
女子36式太極拳
銀牌
鄧少剛
男子楊式太極劍
銅牌
後排左起:鄧少剛、楊頌熹、郭伊納﹝體院助理武術教練﹞、
關志翔﹝領隊﹞、劉濤﹝體院武術總教練﹞、庄家泓、許得恩
前排左起:劉徐徐﹝體院武術陪練員﹞、陳卓琳、莫宛螢
楊頌熹 庄家泓
﹝相片由香港武術聯會提供﹞

羽毛球:黃永棋晉身決賽增信心

香港羽毛球隊於十一月舉行的三項賽事共贏得2銀1銅,當中黃永棋在澳門公開賽僅與金牌擦身而過。

24歲的黃永棋在該項格蘭披治黃金大獎賽四強爆冷擊敗三號種子印度的派來爾晉級,在決賽迎戰中國的薛松,首局先以16-21領先,惟被對手在接著兩局以21-13、21-19反撲成功。體院羽毛球總教練何一鳴表示:「這是黃永棋首次晉身格蘭披治黃金大獎賽決賽,取得此成績大大增強了他的信心。」

年青新秀的表現同樣優秀,吳芷柔、楊雅婷在亞洲青少年賽贏得女子雙打(U17)季軍,而鄭善恩、藍卓琳亦於新加坡青少年賽摘下女子雙打(U13)銀牌。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亞洲青少年賽 / 十一月十一至十五日 / 泰國曼谷
吳芷柔、楊雅婷
女子雙打 (U17)
銅牌
新加坡青少年賽 / 十一月十七至二十三日 / 新加坡
鄭善恩、藍卓琳
女子雙打 (U13)
銀牌
澳門羽毛球格蘭披治黃金大獎賽 / 十一月二十五至三十日 / 澳門
黃永棋
男子單打
銀牌
左起:吳芷柔、陳楊﹝體院羽毛球教練﹞、伍伯儉﹝體院羽毛球教練﹞、楊雅婷

吳安儀第五度登上世界桌球錦標賽頒獎台

在十一月十九日至二十九日於印度班加羅爾舉行的世界業餘桌球錦標賽,香港的吳安儀表現優秀,贏得銅牌。

吳安儀在過去五年間已兩次奪得該賽冠軍與一次亞軍。

在今屆的世界錦標賽,吳安儀於分組賽階段六場賽事大獲全勝,順利晉級,繼而於16強及八強賽事力克對手,至四強賽時以1比4僅敗於表現強頑的現任世界冠軍、比利時的珍妮絲。後者最終奪金,第三度蟬聯世界冠軍寶座。

體院桌球總教練郭偉恩表示:「安儀是那種除非取得勝利,否則永不滿意自己表現的球手。雖然只有24歲,但她深知必須要在世界級賽事保持穩定成績,才能於未來重返世界冠軍。」

「安儀至今已三奪世界冠軍(她亦是2013世界6個紅球錦標賽的冠軍得主),而我們相信她有能力再度問鼎世界冠軍寶座。體院與香港桌球總會將一如既往,向她提供一切的支援,讓她逐一達成所訂的目標。」

「安儀向來的目標是要成為世界女子首席桌球手,如能達致此目標,她希望挑戰男子賽事,與群雄一較高下,一試自己的實力。」

左:吳安儀 吳安儀

乒乓球:唐鵬、黃鎮廷俄羅斯賽保持強勢奪冠

香港乒乓球男雙組合唐鵬與黃鎮廷在俄羅斯公開賽奪冠,繼續保持本季的優異表現。此外,青少年女子隊在世界青少年錦標賽摘下銅牌,前途無可限量。

今年唐鵬和黃鎮廷已先後在國際乒聯世界巡迴賽西班牙及澳洲公開賽贏得雙打冠軍。於葉卡捷琳堡舉行的俄羅斯公開賽,二人被列為頭號種子,於決賽與爆冷出線的東道主Fedor Kuzmin及Grigori Vlasov組合對疊,最後以7-11, 11-6, 11-5, 13-11勝出。

青少年女子隊在上海舉行的世界青少年錦標賽的表現亦不遑多讓,杜凱、林依諾、劉麒和蘇慧音先在分組賽力壓韓國與波多黎各以首名出線,繼而於八強賽事撃敗德國,至準決賽時僅敗於最終冠軍、東道主中國隊,取得一面銅牌。

此外,何鈞傑在瑞典公開賽贏得男子單打(U21)季軍。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廣汽集團國際乒聯世界巡迴賽 - 俄羅斯公開賽 / 十一月五至九日 / 俄羅斯葉卡捷琳堡
唐鵬、黃鎮廷
男子雙打 金牌
廣汽集團國際乒聯世界巡迴賽 - 瑞典公開賽 / 十一月十二至十六日 / 瑞典斯德哥爾摩
何鈞傑
男子單打(U21)
銅牌
世界青少年錦標賽 / 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七日 / 中國上海
杜凱、林依諾、
劉麒、蘇慧音
女子青少年團體 銅牌
左起:唐鵬、黃鎮廷
何鈞傑 左起:劉麒、杜凱、林依諾、蘇慧音
﹝相片由香港乒乓總會提供﹞

單車代表隊在場地單車亞洲盃第二回合奪9面獎牌

香港單車代表隊於十一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場地單車亞洲盃第二回合,奪得6金2銀1銅。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麥銘源 男子青年3公里個人追逐賽 金牌
高肇蔚 男子4公里個人追逐賽 金牌
麥銘源 男子青年1公里計時賽 金牌
羅冠華 男子1公里計時賽 金牌
黃蘊瑤 女子記分賽 金牌
何柏爾、高肇蔚、梁嘉儒、繆正賢 男子團體追逐賽 金牌
梁穎儀 女子青年500米計時賽 銀牌
羅冠華、梁嘉儒、繆正賢 男子團體爭先賽 銀牌
繆正賢 男子記分賽 銅牌

賽艇代表隊在亞洲賽艇盃第二站奪4面獎牌

香港賽艇代表隊於十一月二十八至三十日在印尼望加錫舉行的亞洲賽艇盃第二站,奪得2金1銀1銅。

運動員 項目 獎牌
郭健庭、郭鈞庭 男子輕量級雙人雙槳艇 金牌
李嘉文、李婉賢 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艇 金牌
梁曉心、陳鈺雯 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艇 銀牌
陳鈺文、趙顯臻 男子輕量級雙人雙槳艇 銅牌
左起:郭鈞庭、郭健庭、趙顯臻、陳鈺文 左起:陳鈺雯、梁曉心、李嘉文、李婉賢

精英運動員成績概覽﹝十月一日至三十一日﹞
運動  姓名 項目 名次/參加人數
射箭〔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第十一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胡同生* 男子複合弓個人賽 第2/24
(18/10/2014, 韓國, 仁川)
 
田徑〔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第十一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黃思恩* 女子 T36 級 100 米 第3/7
(18/10/2014, 韓國, 仁川) 任國芬* 女子 T36 級 200 米 第3/7
 
羽毛球
第六十六屆荷蘭羽毛球公開賽 陳祉嘉、謝影雪 女子雙打 第3/37
(10/7/2014,  荷蘭, 阿爾梅勒)
 
桌球
WLBSA世界女子排名賽 - 第2站 葉蘊妍 個人賽 第3/18
(4/10/2014, 英國, 打比郡)
 
硬地滾球〔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第十一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梁育榮 混合 BC4 個人賽 第1/19
(18/10/2014, 韓國, 仁川) 劉慧茵、梁育榮、黃君恒* 混合 BC4 雙人賽 第1/7
劉慧茵 混合 BC4 個人賽 第2/19
何宛淇、廖詠彤*、曾鈴茵* 混合 BC3 雙人賽 第3/8
郭海瑩、梁美儀、吳志恆*、黃錦龍、
楊曉林
混合 BC1/2 團體賽 第3/8
 
單車
場地單車亞洲盃 何柏爾 男子4公里個人追逐賽 第1/4
(10/10/2014,  泰國, 曼谷) 胡樂雋 男子1公里計時賽 第1/4
梁嘉儒 男子青年捕捉賽 第1/7
梁嘉儒 男子青年1公里計時賽 第1/5
梁寶儀 女子捕捉賽 第1/5
張敬煒、高肇蔚、梁峻榮、繆正賢 男子團體追逐賽 第1/4
梁峻榮 男子全能賽 第2/11
梁嘉儒 男子青年記分賽 第2/6
孟昭娟 女子凱林賽 第2/7
梁穎儀 女子青年2公里個人捕捉賽 第2/5
麥銘源 男子青年3公里個人追逐賽 第3/6
張敬煒 男子捕捉賽 第3/10
孟昭娟 女子爭先賽 第3/5
 
劍擊
第三屆23歲以下亞洲劍擊錦標賽 鄭曉為、張楚瑩、何朗詩、羅希彤 女子花劍團體 第1/7
(10/10/2014, 菲律賓, 馬尼拉) 鄭百亨、何施浩、吳浩天、游信謙 男子重劍團體 第2/15
蔡俊彥、梁聖豪、吳鎧忠 男子花劍團體 第2/9
蔡俊彥 男子花劍 第3/44
張楚瑩 女子花劍 第3/33
 
空手道
世界空手道聯盟超級聯賽 - 薩爾斯堡總決賽 李嘉維 成人男子個人組手75公斤以下 第3/68
(6/102014, 奧地利, 薩爾斯堡) 曾綺婷 成人女子個人組手50公斤以下 第3/27
 
草地滾球 〔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第十一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趙仲粦* 男子 B8 級單打 第1/4
(18/10/2014, 韓國, 仁川) 趙仲粦*、鄧美儀* 混合 B8 雙人賽 第2/4
譚智明* 男子 B5 級單打 第2/4
朱秀蓮* 女子 B7 級個人賽 第3/6
鄧美儀* 女子 B8 級個人賽 第3/4
 
七人欖球
2014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 卡普、高凡迪爾、曉臣、賀迪、
李忠斯、李卡度、麥堅力、湯麥堅、
基夫、華路雲、禾獲特、姚錦成
2014 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 - 第三站  
男子七人欖球
第1/12
(18/10/2014, 中國, 北京) 陳朗詩、鄭家慈、鄭芷婷、方小蘭、
Adrienne Donna Garvey、姬斯天、
鄺秀欣、李紫婷、 潘柏茵、岑惠心、
謝家美、袁樂宜
2014 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 - 第二站
女子七人欖球
第3/8
 
帆船〔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第十一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付遠威* 2.4mR 級個人賽  第3/8
(18/10/2014, 韓國, 仁川)
 
壁球
日本壁球公開賽 朱玟懿 女子單打 第3/10
(29/10/2014, 日本, 東京) 廖梓苓 女子單打 第3/10
 
游泳
FINA/MASTBANK 短池游泳世界盃 - 香港站 謝旻樹、何詩蓓*、麥浩麟、施幸余 男女子混合 - 4 x 50米自由泳接力 第1/4
(29/9/2014, 香港) 歐鎧淳、謝旻樹、施幸余、王俊仁 男女子混合 - 4 x 50米混合泳接力 第1/4
施幸余 女子 - 100米蝶泳 第2/19
謝旻樹 男子 - 50米背泳 第3/16
謝旻樹 男子 - 100米背泳 第3/12
謝旻樹 男子 - 50米蝶泳 第3/15
謝旻樹 男子 - 50米自由泳 第3/20
歐鎧淳 女子 - 50米背泳 第3/15
歐鎧淳 女子 - 100米背泳 第3/16
楊珍美 女子 - 50米蛙泳 第3/15
 
游泳〔香港弱智人士體育協會﹞
第十一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鄧韋樂 男子 S14 級 200 米自由泳 第1/12
(18/10/2014, 韓國, 仁川) 鄧韋樂 男子 S14 級 100 米背泳 第2/14
周沅凝 女子 S14 級 100 米背泳 第2/7
周沅凝 女子 SB14 級 100 米蛙 第2/10
周沅凝 女子 SM14 級 200 米個人四式 第2/8
周沅凝 女子 S14 級 200 米自由泳 第3/10
蔡華傑 男子 SB14 級 100 米蛙泳 第3/14
 
乒乓球 
國際乒聯世界青少年挑戰賽 李嘉宜 女子少年單打 第3/31
(23/10/2014,  巴巴多斯, 布里奇敦)
 
乒乓球〔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第十一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蔡慶霖 男子 TT6 級單打 第3/8
(18/10/2014, 韓國, 仁川) 王志賢 男子 TT9 級單打 第3/16
蔡兆雄*、高行易、劉永鏘* 男子 TT1-3 級團體賽 第3/6
 
乒乓球〔香港弱智人士體育協會﹞
第十一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黃家汶 女子 TT11 級單打 第1/8
(18/10/2014, 韓國, 仁川) 吳玫薈 女子 TT11 級單打 第2/8
黃珮淇 女子 TT11 級單打 第3/8
 
保齡球
第十二屆印尼國際公開保齡球錦標賽 鄭頌衡 女子公開賽 第3/37
(21/10/2014, 印尼, 雅加達)
 
印尼雅加達舉行的亞洲保齡球巡迴賽 - 印尼站 陳逸朗 男子組 第1/16
(27/10/2014, 印尼, 雅加達)
 
三項鐵人
香港ASTC三項鐵人亞洲盃 孫鎮傑 男子精英青年組 第1/18
(25/10/2014, 香港) Camden Avery Richter 女子精英青年組 第1/7
黃子圖 男子精英青年組 第2/18
黃煦蔚 奧運精英距離 - 男子23歲
以下
第2/15
郭汝鏗 男子精英青年組 第3/18
羅亮添 奧運精英距離 - 男子23歲
以下
第3/15
 
輪椅舞蹈〔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第十一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何希雯*、馬華強* 混合一級拉丁舞 第1/5
(18/10/2014, 韓國, 仁川) 邱蒨婷*、黃和洲* 混合一級拉丁舞 第2/5
何希雯*、馬華強* 混合一級標準舞 第3/6
 
輪椅劍擊〔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第十一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譚湜琛 男子 B 級個人佩劍 第1/9
(18/10/2014, 韓國, 仁川) 陳蕊莊 女子 B 級個人花劍 第1/6
陳穎健、張明仔、譚湜琛 男子團體佩劍 第1/4
陳蕊莊、范珮珊、吳舒婷、余翠怡 女子團體花劍 第1/4
陳蕊莊 女子 B 級個人重劍 第2/6
吳舒婷 女子 A 級個人花劍 第2/10
余翠怡 女子 A 級個人重劍 第2/10
陳穎健、張明仔、鍾定程、黃騰達 男子團體花劍 第2/6
陳蕊莊、范珮珊、吳舒婷、余翠怡 女子團體重劍 第2/4
余翠怡 女子 A 級個人花劍 第3/10
吳舒婷 女子 A 級個人重劍 第3/10
陳穎健 男子 A 級個人花劍 第3/18
陳穎健 男子 A 級個人佩劍 第3/14
鍾定程 男子 B 級個人花劍 第3/11

*非體院獎學金運動員


網上瀏覽《精英體育》第二十二期

最新一期體院期刊《精英體育》已於十一月二十七日以特約專輯形式在《明報》出版,向廣大市民介紹本地精英體育最新資訊及體院的工作。網上版已於體院網站內刊載,歡迎按此瀏覽。


香港體育學院國際運動科學研討會,由劉鳴煒先生贊助

「香港體育學院國際運動科學研討會,由劉鳴煒先生贊助」將於二零一五年一月十六至十七日在香港舉行。是次研討會由香港體育學院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與亞洲運動醫學聯會聯合主辦,主題是「運動創傷預防及處理」。研討會旨在讓運動醫學及運動科學專業人士、教練交流知識及經驗,並促進更密切的合作。

我們誠邀閣下參加是次研討會,藉著這次機會認識同行並分享最新的知識。詳情及登記參加研討會,請瀏覽http://www.hksi.org.hk/iss/eng/index.html。如有查詢,請與研討會秘書處聯絡,電話:2681 6130;電郵iss@hksi.org.hk

如欲贊助或藉研討會推廣產品,請與公眾事務及市務拓展部鍾小姐聯絡,電話:2681 6532。


香港賽馬會及香港馬術總會代表到訪體院

體院於十一月十七日接待來自香港賽馬會及香港馬術總會的三人代表團,來賓與體院高級管理層會面,商討日後的合作機會,並獲安排參觀院內的多項訓練設施,了解香港精英體育的最新發展。

左起:馬卓賢先生﹝體院市務及發展總監﹞、龐雅雯女士﹝香港馬術總會行政委員會委員﹞、香港賽馬會賽馬培訓發展委員會經理陳念慈、夏定安先生﹝香港賽馬會賽馬事務發展總監﹞、李翠莎博士BBS﹝體院院長﹞、蘇志雄博士﹝體院精英訓練科技總監﹞

廣州體育學院代表團到訪體院

廣州體育學院國際交流合作處副處長杜熙茹博士及高玉花博士於十月二十八日到訪體院,與體院管理層會面,又藉著參觀訓練設施,認識體院的運作及香港的精英培訓現況,並探討兩院可行的合作方向。


精英運動員關懷社區愛心送暖

由香港精英運動會協會主辦的「愛心送暖行動2014」於十一月九日順利舉行。活動今年踏入10週年,體院一如以往全力支持,攜手宣揚關懷社羣、互助互愛的正面信息。多名精英運動員亦不遺餘力,除於活動前一天協助準備禮品包外,更在活動當日隨義工隊前往不同地區探訪獨居長者及低收入家庭,向他們派發禮品包。

多名精英運動員及教練身體力行,為獨居長者及低收入家庭準備和送上禮品包。
﹝相片由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提供﹞

石偉雄主禮元朗區體育節

仁川亞運金牌效應,體操運動員石偉雄獲邀擔任「元朗區體育節2014」體育精神大使,並以嘉賓身份主禮十一月八日舉行的頒獎典禮。期間他向現場逾800名參加者分享他在亞運獲獎感受及運動點滴,藉以向年青人推廣體育精神。

左起:文富穩先生BBS﹝元朗區體育節2014統籌委員會主席﹞、石偉雄﹝體操運動員﹞、袁漢華先生﹝元朗區體育節2014統籌委員會副主席﹞

體育資訊中心新書介紹
Athletic training and sports medicine : an integrated approach (Fifth edition)
﹝索書號:RC1210 .A84 2013﹞

本書主要集中講述骨科病理症狀的綜合治理方法,包括即時治療、診斷、手術性及非手術性治療,以及復康治療等。第五版涵蓋多個題目,內容廣泛,全面介紹身體各部位的常見受傷情況和適當的處理方法,並附以精心編排的相片和醫學圖解,加強相關項目的探討。本書對田徑訓練員和從事骨科治療的專家(包括物理治療師和骨科醫生)極具參考價值。

 
The Encyclopedia of Sports Parenting
﹝索書號:GV 709.2 .D69 2013﹞

本書作者採訪了超過500位成功運動員,結集各人的見解,從而探討青少年運動員在發展運動事業階段時,父母能夠給予的指導和支持。這部精心編纂的運動手冊不單是家長必讀之選,更誠意推薦給運動員、教練和運動行政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