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運動員
體院作為協助政府執行本地精英體育培訓的機構,十分重視運動員的全人發展,並一直積極推行相應的運動員教育和職涯支援服務,以滿足他們在運動生涯中不同階段的需要。
2017/18與大學簽訂的
合作備忘錄數目
2017/18透過合作備忘錄
入讀大學的
精英運動員數目
在夥伴學校計劃下
學校就讀的運動員數目
入住運動員宿舍的
運動員數目
為吸引更多潛質優厚的年輕人投身全職訓練,體院分別於2014年及2015年推出精英運動員友好學校網絡及夥伴學校計劃。與英基學校協會及林大輝中學合作的夥伴學校計劃,旨在讓年青運動員投身全職訓練,同時繼續高中學業。截至2018年3月31日,共有55名運動員在各夥伴學校就讀。
在專上教育方面,體院於年度內分別與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全力協助全職精英運動員兼顧訓練和學業,支援運動員體學雙軌發展。
此外,體院為運動員提供多項教育及職業規劃服務,包括補習、進修資助,以及為入讀夥伴學校的運動員而設的獎學金。截至2018年3月31日,共有300名運動員受惠於各項教育支援服務。
運動員亦可透過香港運動員基金申請修讀專上院校課程的學費及生活津貼資助。在2017/18年度,基金共批出逾188萬港元,資助 14名運動員直至2021/22學年的學費開支及生活津貼。獲資助的運動員包括陳祉嘉(羽毛球)、鄭俊樑(滑浪風帆)、趙顯臻(賽艇)、蔡韻瑜(空手道)、關騏昌(賽艇)、 李皓晴(乒乓球)、梁灝雋(滑浪風帆)、李清韻(乒乓球)、盧浩琛(桌球)、盧霆鍵(拯溺)、吳浩天(劍撃)、 岑惠心(欖球)、黃順豊 (拯溺)及楊文蔚(田徑)。
除教育支援外,體院透過「精英教練工作體驗計劃」協助運動員於退役後轉型為專業教練。此計劃向準備於兩年內退役的運動員提供教練技巧培訓和汲取工作經驗的機會,為退役後的生活作好準備。計劃於2008推出,並由2013年起獲香港西區隧道有限公司贊助,至今已有26位運動員受惠。
由民政事務局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教育局和體院協辦的「學校體育計劃推廣主任計劃」,亦為退役運動員提供在職培訓機會,同時加強推動校園體育文化,給予中學生更多參與運動的機會。此計劃現已舉行至第二階段,並於2015年成功招募23名退役運動員,擔任學校體育計劃推廣主任。
此外,於2015年在香港運動員基金下成立的精英運動員優秀表現嘉許計劃,繼續為退役運動員提供支援,協助他們轉型發展,開展第二事業。在2017/18年度內,計劃撥出99萬1,200港元予三名合資格的退役運動員,包括陳潤龍(羽毛球)、陳振興(單車)及張敬煒(單車)。
體院亦為運動員度身訂造不同計劃,讓他們在全情投入精英訓練之餘,亦能兼顧社交及個人發展。
在2017/18年度,體院為730位獎學金運動員舉辦了42個工作坊及體驗活動,學習不同範疇的知識,包括保護兒童政策、財務管理、團隊建立、與傳媒的溝通技巧、目標設定、時間管理及音樂欣賞等。
由港協暨奧委會及體院合辦的2017奧林匹克主義體驗營,是運動員發展計劃的重要一環。活動於2017年7月舉行,共有21名來自六個「A級」支援精英體育項目的運動員參加,一同學習和實踐奧林匹克主義的核心價值。
運動員亦有機會與中國內地及其他國家的運動員進行交流,加深認識不同地區的體育制度及發展。在2017年12月6至10日期間,體院為16名運動員舉辦日本交流團,到訪日本國立運動科學中心及日本國立訓練中心,了解日本運動員的體育發展進程,以及參觀兩間中心的訓練設施。行程更包括不同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動,讓參加者體驗日本傳統文化。
體院的運動員宿舍為精英運動員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可供多達370名運動員入住。宿舍內的房間設施完善,以配合運動員的日常生活需要。此外,還設有活動室、供授課用的房間,以及配置資訊科技設備的學習空間。截至2018年3月31日,宿舍共有339名運動員入住。為配合殘疾運動項目精英資助先導計劃的推行,體院為宿舍設施進行了多項提升,以支援接受全職訓練的殘疾運動員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