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頁面橫幅
頁面橫幅覆蓋

精英培訓

體院是協助政府向精英運動員提供世界級體育培訓及支援環境的機構,讓他們在國際體壇爭取佳績。

 

體院採用綜合生物、心理、社會的跨學科模式來制訂支援策略,提供以科學為本、以運動員為中心的精英培訓服務。持續的財政資助亦對運動員爭取佳績起著關鍵的作用。體院從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獲得穩定及長期的資助,讓精英運動員在穩定的財政環境下得以專心投入訓練及參加國際比賽。

 

體院配備完善的訓練設施,綜合體育館設有世界級羽毛球、桌球、劍擊、空手道、壁球、乒乓球、保齡球及武術室內訓練場地,並有支援殘疾運動員的綜合體育設施,以及田徑場、國際標準室內游泳館、賽艇中心及網球場。體院亦會為其他A級精英體育項目提供位於體院以外的訓練場地。

體院21世紀精英培訓體系

體院21世紀精英培訓體系

體院的精英體育系統架構糅合政策/管理及科學元素,創設出一套21世紀精英培訓系統。

 

這個以運動員為中心的系統,一方面以最佳管治原則作為規限,另一方面則以綜合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科學原則設定基礎。此綜合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識別出影響運動員發展的各種生物、心理及社會文化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間的互動關係。

 

體院的架構旨在提供集中而全面的支援系統,以針對運動員生理、心理、社會支援及個人發展各個方面的需要。圓形內列出與精英運動員之系統性發展有直接關係的關鍵成功因素,而圓形外則為與運動員個人發展沒有直接關係,但有助提升精英培訓系統及確保其有效運作的因素。

對運動員的直接財政資助

在2023/24年度,體院透過六項直接財政資助計劃向1,312名運動員提供資助,總額達1億7,597萬港元。六項資助計劃包括精英訓練資助、殘疾人精英訓練資助、體育訓練資助、殘疾人體育訓練資助、個別精英運動員資助計劃以及賽馬會世界錦標賽獎勵計劃。這些計劃為精英運動員提供穩定的經濟環境以專心備戰和參與大型運動會。

精英訓練資助

1億1,000萬港元

600

獲資助人數

體育訓練資助

1,000萬港元

100

獲資助人數

殘疾人精英訓練資助

1,000萬港元

10

獲資助人數

殘疾人體育訓練資助

10萬港元

1

獲資助人數

個別精英運動員資助計劃

1001萬港元

100

獲資助人數

賽馬會世界錦標賽獎勵計劃

101萬港元

10*

獲資助人數

總計

1億1,000萬港元

1,000獲資助人數

*同時受惠於其他直接財政資助計劃

註:受惠運動員名單請參閱附錄三附錄四附錄五附錄六

A級與B級精英體育項目

政府根據精英資助評核計劃準則 ,以成年及青少年運動員在主要國際賽事的成績來辨識達到國際水平的體育項目,繼而透過體院提供為期四年的支援。體育項目以三層架構劃分,分別為A*級、A級及B級。體院配合亞運會及奧運會的周期,每兩年進行一次檢討,從而提供穩定的支援。

 

在2023/24年度體院共有20個A級精英體育項目,包括田徑、羽毛球、桌球、單車、馬術、劍擊、體操、空手道、賽艇、七人欖球、帆船、滑冰、壁球、游泳、乒乓球、網球、保齡球、三項鐵人、滑浪風帆及武術,支援範圍包括精英訓練資助、由總教練領導的教練團隊、全面的運動科學及運動醫學支援,以及運動員發展計劃。當中,六個體育項目(羽毛球、單車、劍擊、游泳、乒乓球及滑浪風帆)的運動員持續於國際最高級別賽事有優秀表現或有機會在奧運會獲取獎牌,因而被列為A*級類別,獲提供額外資助,以強化其備戰巴黎2024奧運會的計劃。

 

另有13個B級精英體育項目獲體院提供資助及支援,用於其精英訓練計劃,包括橋牌、體育舞蹈、龍舟、高爾夫球、柔道、小型賽車、草地滾球、拯溺、攀山、野外定向、滾軸運動、足毽及跆拳道。

政府根據殘疾人運動項目精英資助評核準則,以運動員在國際賽事的成績來辨識A級及B級殘疾人精英體育項目,繼而透過體院提供為期四年的支援。體院配合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及殘疾人奧運會的周期,每兩年進行一次檢討。在2023/24年度,A級殘疾人精英體育項目包括硬地滾球、殘疾人羽毛球、殘疾人乒乓球、輪椅劍擊(肢體殘疾);殘疾人游泳及殘疾人乒乓球(智障)。B級殘疾人精英體育項目包括殘疾人田徑(智障)、殘疾人草地滾球及殘疾人保齡球(肢體殘疾)。

為推動隊際運動發展,政府由2018年1月開始推行隊際運動項目發展計劃,並由體院負責提供行政支援及專業意見。計劃涵蓋亞運會的八項五人或以上的隊際運動項目,即棒球(男子)、籃球、足球(女子)、手球、曲棍球、壘球(女子)、排球和水球。

 

計劃為八個體育總會提供額外資助,以制訂和推行協助港隊備戰亞運會的訓練計劃。政府由2024年1月起開展新一輪計劃。除原有的訓練及比賽資助外,新一輪三年計劃提供專項支援,包括增撥資源發展第二梯隊、提供額外專項資助聘請專業教練和強化運動醫學方面支援。2024年起,每隊香港代表隊會按亞運會接受最高報名人數獲得每年最高160萬港元的資助額。此外,達到訓練要求的香港代表隊及第二梯隊隊員,可分別獲每月4,000港元及1,000港元的津貼。

體院為A級精英體育項目所屬運動員參與於香港以外舉行的國際賽事,及其香港代表隊及青少年代表隊訓練計劃提供支援,2023/24年度的撥款總額為3,020萬港元。此外,體院亦撥款4,120萬港元予中國香港傷殘人士體育協會以及中國香港智障人士體育協會,資助其精英培訓計劃。

體院採用生物、心理、社會學三者結合的跨學科模式來制訂支援策略,提供以科學為本、以運動員為中心的精英培訓支援服務。精英訓練科技科設有六個中心,包括體能科學訓練中心、運動生物力學及科技中心、運動營養監控中心、運動心理中心、運動醫學中心和體育資訊及對外事務中心。

 

各中心的團隊緊密合作,識別不同的訓練問題,然後與教練研究以數據為本的解決方案。同時,團隊透過持續監察、討論,並以最新研究數據作基準分析,定期修訂各項科研支援服務的程序。每年,精英訓練科技科與各體育總會合作,透過運動選材計劃,甄選和發掘具潛質的青少年運動員。團隊亦會為運動員、教練、體育總會、本港與海外專上學院及體育機構,以及其他合作夥伴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講座及工作坊,並編製刊物作教育用途,藉此促進體院與精英體育專才在運動科學及醫學應用經驗上的交流。

 

隨著香港精英運動員在東京2020奧運會及殘奧運取得卓越表現,政府與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合共出資3億港元開展運動科研資助計劃,以加強運動科學和運動醫學方面的工作,協助運動員備戰未來數年的大型國際賽事。

 

截至2024年3月31日,運動科研資助計劃下共有24個項目獲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批准,包括2023/24年度的七個新增項目,旨在進一步提升運動員的表現和競爭力。獲批的項目涵蓋六個A*級精英體育項目(羽毛球、單車、劍擊、游泳、乒乓球和滑浪風帆)、九個A級精英體育項目(體操、空手道、賽艇、七人欖球、帆船、壁球、網球、三項鐵人及武術)及五個A級殘疾人精英體育項目(硬地滾球、殘疾人羽毛球、殘疾人乒乓球(肢體殘疾)、殘疾人乒乓球(智障)及輪椅劍擊)。

支援人員提供予運動員的海外支援(工作日數)

100

運動營養

200

運動心理

1000

運動醫學

200

運動生物力學及科技

400

體能科學訓練

提供予運動員的服務節數

20000

運動營養

4000

運動心理

30000

運動醫學

6000

運動生物力學及科技

5000

體能科學訓練

運動選材計劃參加人數

100

新設施大樓興建計劃

體院致力保持世界級精英訓練中心的領先地位,協助香港運動員於競爭愈趨激烈的大型國際比賽中贏得獎牌。過去10年,體院運動員及精英體育項目數目均大幅增加。香港運動員能有傑出表現,提供訓練及支援服務的專業設施不可或缺。為滿足相關設施的空間及建築需求,體院已於2021年年底展開新設施大樓的興建,大樓設有兩個多用途訓練場館,以及多個運動科學和運動醫學相關的設施。新設施大樓的興建預計於2024年中竣工,於同年年底投入使用。

新設施大樓的興建預計於2024年中竣工,屆時將提供兩個多用途訓練場館,以及多個運動科學和運動醫學相關的設施。
新設施大樓的興建預計於2024年中竣工,屆時將提供兩個多用途訓練場館,以及多個運動科學和運動醫學相關的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