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第十八屆滙豐銀行慈善基金精英教練員研討會
專家雲集上海分享運動恢復
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主席傅浩堅教授(中)、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司長蔣志學(右六)、香港體育學院(體院)院長李翠莎博士(左二)、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教育處處長謝燕歌(左一)以及其他嘉賓與五位演講嘉賓,包括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高級運動心理主任桑麥肯博士(右一)、國際認可手力及物理治療師岩布治奧博士(左四)、國家體育總局反興奮劑中心研究員及國家體育總局備戰奧運會專家組專職專家楊則宜教授(左五)、體院田徑總教練韋保羅博士(左三)和體院運動科學及醫學統籌主任蘇志雄博士(右四)合照。 更多
第十八屆滙豐銀行慈善基金精英教練員研討會於九月十一至十二日假上海體育學院舉行,吸引超過160名香港及內地的參加者。 更多
教練與運動員在研討會後一同參觀上海的訓練場地。 更多
廣州2010亞運會近在眉睫,除了運動員正在加緊訓練外,一班支援運動員的教練和運動醫學專家也要積極裝備自己,為運動員提供及時的支援。為加強香港與內地教練的交流,今年的「滙豐銀行慈善基金精英教練員研討會」於九月十一至十二日移師上海體育學院舉行,主題為「運動恢復」。 研討會由六位來自美國、中國內地及香港的教練及運動醫學專家分享箇中經驗,共吸引了超過160名香港及內地的教練參加。開幕禮由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主席傅浩堅教授及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司長蔣志學主持。 傅浩堅教授在開幕禮致辭時表示:「我們很感謝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大力支持,使這個研討會能夠首次在上海舉行,更提供一個難得機會,加強香港與內地教練的交流。我亦藉此機會多謝滙豐銀行慈善基金一直對教練培訓計劃的慷慨資助,為提升香港教練的水平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我們亦要多謝上海體育學院為今次研討會提供所有的場地及技術支援。」 蔣志學司長說:「研討會為香港和內地教練提供一個很好的培訓交流與合作平台,透過高水平教練和專家在研討會中的詳盡分享,香港和內地教練得以了解最新的運動訓練模式、訓練方法和技術,從而提高訓練質素和效果。」蔣補充說:「研討會的內容日趨多元化,已逐步成為專為亞洲地區教練設立的國際性研討會,對推動教練培訓工作具有積極意義。」 六位不同範疇的專家分別於九月十一日及十二日發表專題演講。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高級運動心理主任桑麥肯博士與會眾分享了「運動員之心理恢復」。桑麥肯博士為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運動心理部服務了16年,更自一九九四年起為美國奧運會代表隊提供心理輔導。就其實戰的經驗,他分享了心理因素如何幫助運動員恢復,包括針對不同性格運動員的處理方法,及如何在運動恢復時期減少運動員的心理壓力。 國際認可手力及物理治療師岩布治奧博士的講題為「運動員的傷患綜合評估與治療」,他結合現今臨床研究及經驗去指導教練員如何協助運動員選擇治療方案,及探討不同的治療方法對運動恢復的成效。岩布治奧博士是一位美國物理、骨療及針灸治療師,他曾鑽研傳統中醫及針灸學、應用人體運動學及運動治療等。 至於中國國家田徑隊副總教練孫海平則以「跨欄運動員的身體訓練」為題,與大家分享如何訓練跨欄運動員及提升其表現。孫教練從事教練工作接近30年,二零零四年帶領劉翔成為第一位中國運動員奪得男子田徑奧運金牌。劉翔於北京2008奧運會因傷退出,經過一年療傷及訓練後,於上海黃金大獎賽奪得110 米欄亞軍。 國家體育總局反興奮劑中心研究員及國家體育總局備戰奧運會專家組專職專家楊則宜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運動營養生化研究、服務國家隊和研究生培育等工作,曾任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興奮劑檢測中心主任和國際奧委會醫學委員會委員等職。他以「運動營養干預與訓練效能最大化」為題,闡述了訓練與恢復在科學層面上的關係、運動營養支援和恢復系統的要素及備戰歷屆奧運會中營養學恢復手段成功的範例。 香港體育學院(體院)運動科學及醫學統籌主任蘇志雄博士根據訓練香港精英運動員的經驗,與我們分享「提升精英運動員的生理恢復措施」。蘇博士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監控動態下的肌肉活動情況,身體恢復方法及低氧訓練。他曾於二零零二年至二零零五年出任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會長。 體院田徑總教練韋保羅博士透過其講題「如何透過田徑週期訓練締造佳績」,介紹田徑訓練的五項基本原則── 針對性、超負荷、恢復、適應及漸進性;更闡述週期訓練對部署傳統訓練計劃的重要性和對田徑訓練五項基本原則的影響。韋保羅博士於二零一零年六月起任職體院,他曾於二零零九年貝爾格萊德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擔任美國國家隊田徑總教練。 是次研討會除了精采的演講外,教練亦在九月十三日一起參觀了一些訓練場地,擴闊眼界。 這項每年一度的活動由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及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合辦,並得到滙豐銀行慈善基金資助,本年更由上海體育學院協辦;目的是促進香港與海外及中國內地在教練培訓方面的交流與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