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内容開始
Header Banner

體院開放日2024 x 賽馬會「運動+」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萬眾期待 市民反應熱烈 數千名市民入場與精英運動員作近距離接觸

2024 年 03 月 17 日

一眾嘉賓及參加者在體院開放日 2024 X 賽馬會「運動+」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的開幕禮上合照。

體院於 3 月 16 及 17 日舉辦疫情後首個體院開放日,吸引逾 8,000 名公眾人士報名參與。今年的開放日由體院聯乘賽馬會「運動+」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合辦。賽馬會「運動+」精英運動員社區 計劃於去年正式展開,旨在促進本地精英運動員與公眾之間的互動交流、加深市民對體院工作的認識,並提升大眾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近年香港運動員於各大型國際體育賽事中屢獲佳績,由 2021 年的東京奧運會到去年的杭州亞殘運,運動員的亮麗成績有目共睹,加上即將舉行的巴黎奧運及殘奧運,以及明年香港將合辦全運會,作為本地精英運動員搖籃的體院因而備受關注,令本週末舉行的開放日吸引大量關心香港體育的市民親臨位於火炭的精英運動員訓練基地參觀。

開放日為期一連兩天,體院在 3 月 16 日邀請了多間學校及團體過千名學生及青少年參與;而 3 月 17 日則吸引大量市民入場參觀。開放日活動包括: 體院導賞團、運動體驗、體能測試、精英運動員示範及分享。今年特別增設全新環節「體院與運動科技專區」,讓市民透過一系列有趣的互動遊戲,了解體院在運動營養及生物力學方面對運動員的支援,並進一步認識體院在精英培訓上扮演的角色。

體院主席鄧竟成先生 GBS PDSM 於開幕典禮上感謝香港賽馬會的支持,令體院開放日得以順利舉行,同時感謝社會各界對運動員的支持:「香港特區政府近年大力支持精英體育發展,不但完善政策,並投放更多資源在精英培訓上,協助有天賦的運動員追求夢想;此外,奧委會、殘奧會、各體育總會及合作夥伴亦一直與我們緊密合作,全面支援運動員,令他們全情投入訓練,在世界各大型運動比賽中發揮所長。」

香港賽馬會與體院合作已經有40多年歷史。多年來馬會捐助超過 7 億 5,000 萬港元,支持興建不同設施和推行多項計劃,推動精英運動發展。其中包括在 2021 年,馬會撥出 1.5 億港元和特區政府共同設立「運動科研資助計劃」,透過提升運動科學設備及器材、改善運動醫學,協助香港運動員備戰。去年,馬會亦透過贊助體院,推出為期三年的「賽馬會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以表揚於大型運動會中奪得佳績的運動員。

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體育及公益慈善研究院)鄧詠茵女士表示:「運動不但可以強身健體,亦能為身心健康帶來積極的影響,具有推動及凝聚社會的作用,這正正是賽馬會『運動+』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的理念,亦貫徹馬會秉持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宗旨,以獨特的綜合營運模式,透過稅款及慈善捐款,將博彩及獎券收入回饋香港。」

一眾精英運動員,包括白凱文(田徑)、黃純一(劍擊)、劉知名(空手道)、王瑋駿(賽艇)、謝晉軒及胡兆康(保齡球)、蔡欣妍(三項鐵人)、莫宛螢(武術)、朱文佳(殘疾人羽毛球),以及范嘉豪(殘疾人乒乓球)出席開幕典禮,並與公眾分享他們成為精英運動員的心路歷程。

有份參與開幕禮的空手道運動員劉知名在分享時表示:「很高興體院能夠再次舉辦開放日。今天看到這麼多的市民入場,讓我感到香港市民對精英運動員的支持力度非常之大,這份支持鼓勵我要加倍努力為香港爭取更好的成績。」

另一位大師姐武術運動員莫宛螢亦顯得非常雀躍:「我非常熱愛參加賽馬會『運動+』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這類社區活動,讓我有機會分享作為精英運動員的經歷,從而鼓勵青少年及香港市民接觸運動,勉勵他們要為理想奮鬥,這是我做運動員其中一個重要使命。」

開放日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環節是體院導賞團,參加者可近距離參觀體院的世界級訓練場地和設施,加深對體院的認識。此外,13個體育總會亦於活動現場擺設攤位,透過運動體驗推廣本地精英運動,包括高爾夫球、賽艇、欖球、滑浪風帆等。活動當日,不少兒童及青少年參加者更挑戰四項由體院運動選材及發展組設計的體能測試,發掘自己的運動潛能。

體院希望通過一年一度的開放日,讓市民走進精英運動培訓重地,藉此加深公眾對體院工作的認識,繼續支持香港精英體育發展。

相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