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内容开始
Header Banner

刘銮雄慈善基金国际科学研讨会
体育科学专家探讨新兴科技如何提升运动表现

2013 年 03 月 22 日

香港体育学院(体院)院长李翠莎博士(左五)、刘銮雄慈善基金国际科学研讨会(研讨会)筹组委员会主席兼精英训练科技总监苏志雄博士(左一)与研讨会主持人香港浸会大学体育学系副系主任刘永松教授(左三)和香港骨科中心骨科专科医生林国基医生(左六),及讲者包括新加坡体育理事会运动生物力学学家李如忠博士(左二)、英国雪菲尔哈伦大学运动及体育活动学院体育工程研究中心总监Steve Haake教授(左四)、(左七起)英国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心理学系情感、认知及个人特质研究中心总监Cathy Craig教授、日本国立运动科学中心运动科学系研究员兼副总监宫地力先生、韩国体育科学学院运动科学及机械科的韩国国家队(剑击)统筹主任Tae-Whan Kim博士、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体育工程研究中心总监陈骐先生、香港中文大学外科学系研究助理教授潘颂欣教授,以及香港体育学院运动生物力学及科技中心高级运动生物力学副主任朱栢强先生合照。 更多

香港体育学院举办的刘銮雄慈善基金国际科学研讨会一共吸引了超过200名体育策划及行政人员、科研及培训专业人士,以及运动爱好者参加。 更多

二零一三年国际科学研讨会刚於上周末(三月十五日及十六日)於香港体育学院(体院)圆满结束,吸引超过200名本地及海外体育界人士参加,当中包括体育策划及行政人员、科研及培训专业人士,以及运动爱好者。

研讨会由体院主办及由刘銮雄慈善基金赞助,今年以「提升运动表现的新兴科技」为主题,多位来自英国、韩国、新加坡、日本、中国内地及本港的资深体育专业人士担任讲者。参加者均表示研讨会内容充实,当中应用在运动上的科技方面资料新颖,使其获益良多。

体院院长李翠莎博士表示:「研讨会是一个极佳的平台,让与会者交流及分享提升运动表现的最新科技及资讯。」

研讨会由英国雪菲尔哈伦大学运动及体育活动学院体育工程研究中心总监Steve Haake教授揭开序幕,他就「科技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分享其见解。Haake教授举例说明了多年来运动上使用的科技有何改变,以及现今的科技如何著重於收集数据和分析。他又向与会者介绍了伦敦2012奥运英国队为备战奥运而研发的运动表现分析系统。

英国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心理学系情感、认知及个人特质研究中心总监Cathy Craig教授在会上讨论了「感知如何指挥动作:以运动及健康引例」。在演讲中,Craig教授提及到虚拟现实是了解运动中的感观和动作的完美附属品,并举出例子说明。

日本国立运动科学中心运动科学系研究员兼副总监宫地力先生介绍了「SMART运动影像资料库系统」,并展示了它如何支援顶尖运动员。宫地先生表示,SMART系统是世界上其中一个最大支援顶尖运动员的影像资料库,有助精准地观察运动动作。

隶属韩国体育科学学院运动科学及机械科的韩国国家队(剑击)统筹主任Tae-Whan Kim博士就「剑击技巧的原则与剑击表现的生物力学临场应用」这个讲题,分享了提升韩国剑击运动员动作和身体平衡的科技。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体育工程研究中心总监陈骐先生则阐述「训练与测试的统一」。陈先生强调训练与测试统一的重要性,并讲述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如何研发微型化数据收集仪器和配件,以解决研究员所面对测试仪器太大、太重的问题。

香港中文大学外科学系研究助理教授潘颂欣教授透过「提升运动表现的人体传感网络」这个讲题,让与会者明白人体传感网络的概念,以及人体传感网络应用於检测动作和测量生理参数等活动的进展。

除了分析与运动相关的理论和概念,是次研讨会也向与会者介绍了不少现今体育界正使用的崭新技术和器材。此外,研讨会的第二天举办了多个工作坊,让与会者有机会参与讨论和作测试。新加坡体育理事会运动生物力学学家李如忠博士就主题「拦截三维与二维影像对手:视觉搜索和反应时的差异」作出探讨。香港体育学院运动生物力学及科技中心高级运动生物力学副主任朱栢强先生透过讲题「精英体育的动作分析应用」,讲解如何透过红外线动作捕捉的技术,协助分析运动员的动作。

国际科学研讨会获得香港运动医学及科学学会、香港教练培训委员会、香港物理治疗学会、美国体适能总会、中国香港体适能总会,以及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香港澳门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分会全力支持。